邮箱  |  会员  |  OA  |   ENGLISH
当前位置:深圳虚拟大学园 >> 园区动态 >> 2025 >> 浏览文章
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宝安院区成功举办第九届世界汉学大会
2025/6/10 14:26:25 本站原创 点击数:
【字体:A+ A A-
       6月5日至7日,以“理解中国:人工智能时代的汉学研究”为主题的第九届世界汉学大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宝安院区举行。大会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主办。来自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位汉学家共商汉学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发展之路,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注入新动能。
       本届大会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对汉学和中国研究的影响,从主题到核心议题均体现传统人文与新兴科技的深度对话,发出“理解中国”命题的数智时代新声。大会特别关注全球青年汉学学者培养,专门举办“汉学薪传:青年汉学家圆桌”,激发汉学和中国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活力。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周大旺、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郁云峰、中心副主任静炜,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贾鹏、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副校长白安雅等出席大会开幕式。
       出席本次活动的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有: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玲,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邵允振,中共深圳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齐志清,深圳市教育局局长郑秀玉、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深圳市前海合作区党工委副书记梁珂,深圳市宝安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学良,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纪委书记陈海、副院长方敏,深圳市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中心主要负责人。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常务副校长朱信凯等出席活动。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理事、青年委员,中外高校汉学相关专业负责人,汉学组织负责人,“新汉学计划”博士生、博士后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留学生代表等参会。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表示,中国教育部将携手中外各界继续深入实施“新汉学计划”,着力培养新一代青年汉学家,创新办好世界汉学大会,努力为世界汉学发展和开展国际交流提供优质服务,为推动世界多元文明互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汉学始终是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纽带。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汉学研究开辟了广阔空间,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新时代汉学研究应海纳百川,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拓展研究深度广度,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思想支撑;应与时偕行,推动数字化赋能,在科技革命浪潮下坚守人文精神;应广育英才,以“新汉学计划”等搭建青年汉学家立体化成长发展体系。中国人民大学愿持续打造好世界汉学大会品牌,与全球学者一道构建汉学研究新格局,为书写人类文明新篇章、建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世界贡献力量。
       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玲表示,深圳已成为世界研究汉学、了解中华文化、增进理解友谊的重要窗口。中国人民大学在深圳设立研究院、组建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校地合作迈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世界汉学大会首次在深圳举办,主题与深圳城市气质高度契合,深圳的“科技之城”底色、“现代城市文明”底蕴、“大国会客厅”功能,为汉学研究提供强大技术支撑、注入丰富文化内涵、搭建民心相通桥梁。
       大会现场还举行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世界汉学子平台发布仪式、“新汉学计划”博士后项目启动仪式、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青年委员会颁证仪式、4场以“AI与汉学研究范式变革”“数字技术与中国典籍传播”为议题的主旨演讲。
会员中心   |  统计平台   |  人才招聘   |   联系电话   |   图片中心   |   下载中心   |   学位论文库   |
深圳虚拟大学园管理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Since 1999.9.10  地址:深圳市高新区南区深圳虚拟大学园大楼 
技术支持:(86)755—26551940 业务咨询:(86)755—26551610 粤ICP备05085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