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下午,由水贝珠宝集团、中国地质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市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会联合主办的《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珠宝发展论坛》在水贝IBC环球商务中心成功举办。本次论坛汇聚了珠宝行业领军企业代表、高校科研专家、AI技术开发者及珠宝行业从业者近70人,围绕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与珠宝产业的深度融合展开深度探讨,为传统珠宝行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地大珠宝行业优秀校友代表黄峻主持论坛。
活动伊始,一场融合传统工艺与科技元素的创意签到拉开序幕——黄峻介绍,本次签到使用的百鸟精雕汉白玉章曾参加过威尼斯双年展,由珠宝行业知名玉雕工美文创大师刘书坤提供,希望以这批精雕汉白玉章为媒介,让参会者通过钤印完成“科技与美学”的双重认证,在人工智能主题论坛中植入传统中国工艺的温度印记。

中国地质大学深圳研究院副院长王肖戈启幕致辞。他强调,全球珠宝行业正面临“数字智能化、消费场景化、价值情感化”的三重变革,如何在守护匠心传统与拥抱技术创新间找到平衡点?这正是举办本次论坛的深层思考。“通过产学研深度对话,为行业构建‘技术伦理框架’,确立‘价值创造坐标’,让AI真正成为珠宝文化传承的‘数字使能者’。”王肖戈表示,此次论坛是高校科研力量与产业实践的一次深度握手,将为珠宝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活动以“科技赋能·智造未来”为主题,通过六场前沿主题分享与圆桌讨论,全方位呈现了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技术在珠宝设计、生产、营销及可持续发展等环节的应用场景与突破性成果。

南方科技大学郝亮教授从人体工程学与智能穿戴技术角度出发,提出珠宝设计需与人体动态数据结合,通过柔性传感器与智能材料的应用,打造兼具美学与健康监测功能的“未来珠宝”,为可穿戴设备与珠宝的跨界融合指明方向。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中心王建副主任分享了黄金制品全流程智能化生产线案例,展示了自动化设计软件、精准激光切割技术、3D打印技术、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分析黄金制品回收市场规模与业务趋势以及行业痛点,提出利用好数据获客以及AI智能客服的解决方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刘富初副教授分享了微挤出3D打印成型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以实现偏高岭土矿物材料在有机粘结剂、无机粘结剂和地聚物三种体系中的高性能制造为研究目标,通过分析对比三种不同浆料体系制造零件的特点,推动实现零件的绿色低碳制造。

前百度高级研发工程师、深度学习、人工智能领域跨学科应用专家余悠现场演示了AI辅助设计工具如何通过风格迁移算法与大数据分析,快速生成数百种设计草案,并联动参数化建模实现“一键出图”,缩短传统设计周期,引发设计师对“人机协作”模式的深度思考。

上海红唐内容营销创始人唐木展示了人工+AI Agent重塑珠宝行业市场营销的场景以及AI Agent应用如何改变传统珠宝的工作流。强调AI能力中心对未来珠宝企业发展的关键作用,并呼吁珠宝从业者重视利用AI辅助产品营销与运营。

壹邦大师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绍常从技术底层揭秘了珠宝领域AI模型的训练逻辑,强调需融合工艺知识库、历史经典款式与消费者偏好数据,构建垂直化的小模型,并呼吁行业共建开放数据集以加速技术迭代。

在圆桌讨论环节,与会嘉宾围绕“AI对未来的多维影响及所面临的挑战”展开交流:如何判定AI项目或人才的“靠谱性”?郝亮指出“技术落地清晰、数据闭环能力及跨学科团队构成是关键”;当前所做的研究或项目是否被AI影响?刘富初强调当前各行各业都受益于AI工具的高效模拟与数据分析,但“人文洞察很难被算法替代”;AI是扩大还是缩小普通人与知识精英的差距?王建指出“AI将重塑行业门槛,但顶尖人才通过驾驭AI工具将释放指数级创造力”
论坛尾声,主办方为六位主题演讲嘉宾颁发“地质文化创新平台专家库专家”聘书。该平台由水贝珠宝集团与中国地质大学深圳研究院联合成立,未来将围绕时尚创意(珠宝)产业升级,推动地质文化教育,发挥双方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作为中国珠宝产业核心地标,水贝再次以创新姿态引领行业变革。本次论坛不仅为传统珠宝行业与前沿科技搭建了对话平台,更以切实的案例与路径规划,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