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  会员  |  OA  |   ENGLISH
当前位置:深圳虚拟大学园 >> 园区动态 >> 2016 >> 浏览文章
颜炳罡做客深圳讲授儒学与华人世界的精神信仰
2016/6/28 14:45:08 山东大学深圳研究院 点击数:
【字体:A+ A A-

 

625上午,由山东大学颜炳罡教授主讲“儒学与华人世界的精神信仰”的2016深圳虚拟大学园名校名师公益课堂第四讲在深圳图书馆举行。本讲公益课堂人气爆棚,图书馆五楼报告厅座无虚席,吸引了来自深圳、广州、珠海等地400余位市民到场聆听。

何谓信仰?什么是属于中国人的信仰?颜教授从儒家的自我管理说起,用发展的眼光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对儒学精神作了精辟的释义,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儒学与人文修养在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讲座伊始,颜教授提出的问题就引发了现场观众的思考:“国外学者说中国人没有信仰,那么信仰的定义是什么?不信天堂的诱惑,不信地狱、因果的恐吓,信仰就不成立了吗?”颜教授首先指出,如果中华民族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那么如何能够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明?在讲座中,颜教授提到章太炎先生借助中国传统逻辑学,他对儒之一名,作了达、类、私三重解读。颜教授指出,在当下,达名之儒是教养、修养、斯文的象征,属于一种生存状态,类名之儒是一种职业,相当于教师,而私名之儒,才是指儒家,才算作一种信仰。

所谓“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说明儒的信仰是不脱离人间社会的信仰,也是即现实即超越的信仰。颜教授认为,儒学的传承的道统从唐尧时期就已经开始,是发源于前文明时代渐入文明时代门槛的一种信仰。当时的社会形态是孔子理想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如何将抽象的信仰具体地表述出来呢,颜教授为了更加形象地说明儒家信仰,他举了三个人为例子:“万世师表的孔子,鞠躬尽瘁的诸葛亮,还有人格完美的武松。”颜教授认为,孔子是仁爱与责任的代表,诸葛亮是智慧和忠诚的代表,而水浒传中的武松是正直与英勇的代表,这些特质严格来说应该是儒人所应努力具备的。

对于很多人印象中的天堂、地狱、因果、报应、求神、烧香等等说法和现象,颜教授认为,虽然这些能够使人认为行善上天堂、作恶下地狱,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社会风气向好的方向走,但其实信仰是不应该带有功利目的。颜教授指出,儒家的信仰“有杀身以成仁”,以立德、立言、立功为“三不朽”,这些信仰的价值比人的生命更重要,有信仰的中国人并不是“好死不如赖活着”。

颜教授认为世界华人信仰的最大公约数是儒家的价值观、处事方式和生活规范,“孔颜尧舜道为尊,只在寻常孝悌人”。对于如何重建华人世界的共同信仰,颜教授指出,儒学民间化、大众化、生活化、草根化,向全民开放是一条任重道远的工作。“孔子、颜子也不完全代表知识体系,他们所反应的道理源自现实的生活,回到现实生活去,去体悟、践行儒家的日常生活伦理,去践行儒家的人文道德,才是我们每个人重建华人世界共同信用的捷径。”颜教授在讲座的最后如是说。

颜炳罡教授是复圣公颜子第七十九代孙,现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尼山圣源书院执行院长,复圣书院院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山东周易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孔子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孔子研究》编委、韩国成均馆大学《儒教文化研究》编委等。颜炳罡是中国当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长期以来致力于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尤其热心儒学传播事业,在山东大学义务开设“四书原典”公益讲堂16年,不设学分、公益开放,来者不问、往者不究,每周一次、从不间断,被山大师生尊誉为“颜四书”。

 

会员中心   |  统计平台   |  人才招聘   |   联系电话   |   图片中心   |   下载中心   |   学位论文库   |
深圳虚拟大学园管理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Since 1999.9.10  地址:深圳市高新区南区深圳虚拟大学园大楼 
技术支持:(86)755—26551940 业务咨询:(86)755—26551610 粤ICP备05085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