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  会员  |  OA  |   ENGLISH
当前位置:深圳虚拟大学园 >> 园区动态 >> 2014 >> 浏览文章
山东大学马瑞芳教授妙解《从金瓶梅到红楼梦》-----虚拟大学园名校名师公益课堂第六讲
2014/10/21 15:00:10 本站原创 点击数:
【字体:A+ A A-

20141018上午,由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虚拟大学园管理服务中心主办,山东大学深圳研究院承办,山东大学教授马瑞芳主讲“从金瓶梅到红楼梦”名校名师公益课堂第六讲在深圳图书馆隆重举行。深圳虚拟大学园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王宁、副主任戎雪亚,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创新支撑处副处长文莉,深圳东华集团副总经理、山东大学深圳校友会常务副会长王立新,山东大学深圳研究院副院长傅杰及部分员工出席了本次讲座。讲座山东大学深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山东大学合作发展部副部长王明星主持。
 

深圳虚拟大学园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 戎雪亚

山东大学深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山东大学合作发展部  王明星

讲座上,戎雪亚发表致辞说,为提升深圳虚拟大学园在城市文化建设服务中的品牌形象,自2014年开始就组织园区院校开设了名校名师公益课堂,以提升城市整体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她表示,本次能有幸邀请到山东大学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马瑞芳做客深圳,开讲《从金瓶梅到红楼梦》,为深圳市民带来丰富的红学文化盛宴表示感谢!

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  马瑞芳

马瑞芳是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古代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荣誉委员。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曾兼任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山东省政协常委、山东省人大常委。出版了《蓝眼睛黑眼睛》等近四十种著作,曾获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全国纪实散文奖、首届全国少数民族创作散文一等奖、全国女性文学创作奖、全国女性文学理论创新奖等,其蒲松龄研究六次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刘勰文艺奖。

名校名师公益讲堂现场无虚席

本次讲座中,马瑞芳通过对《金瓶梅》与《红楼梦》书中一些被人忽略的细节与线索的梳理,从小说的构思,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关系,探讨讲解了《金瓶梅》与《红楼梦》的关系 ,趣谈了两本奇书的细节 , 用语言描叙了明清两代小说展示的社会风土人情。她认为:《金瓶梅》和《红楼梦》的立意和情节一脉相承,且《金瓶梅》是《红楼梦》的“源头”。二者都是通过对一个家庭由盛而衰的描写,展现红尘世界的虚空和不可靠。《金瓶梅》中的“戒贫词”道:“钱帛进珠笼内收,若非出道少贪求。亲朋道义因财失,父子情怀为利休。急缩手,且抽头,免使身心昼心愁。”这与《红楼梦》中的《好了歌》如出一辙。马瑞芳幽默轻松、生动有趣的讲解及与现场听众的精彩互动,帮助大家从通俗的角度感受了中华红学文化的精髓与魅力。

 

 

   

(文/赵映超  /傅杰 唐碧云)

会员中心   |  统计平台   |  人才招聘   |   联系电话   |   图片中心   |   下载中心   |   学位论文库   |
深圳虚拟大学园管理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Since 1999.9.10  地址:深圳市高新区南区深圳虚拟大学园大楼 
技术支持:(86)755—26551940 业务咨询:(86)755—26551610 粤ICP备05085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