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深圳北航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点击数:
深圳市数据活化(智慧城市)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10年12月,隶属于深圳北航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由深圳市科工贸信委批准成立,现由科技创新委领导。
研究团队近年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其中SCI/SCIE收录五十余篇。实验室瞄准国家信息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凝练了以数据活化、物联网等为核心的研究新方向:
◎ 研究适于智慧城市的技术标准和先进体系架构,研究智慧城市体系架构描述方法,研究可扩展和可演进的体系架构,研究具技术指导意义的智慧城市体系架构。研究订立智慧城市国家标准体系,建立国家层面智慧城市技术指导规范、评测方法和技术。
◎ 研究面向智慧城市的数据活化关键技术,包括建立智慧城市的数据活化概念体系,研究揭示数据本质与特性的描述方法,研究海量结构与非结构化数据的认知和熔接方法,研究数据的关联、溯源、相互感知与自我生长机理,建立完整的数据活化技术体系。
◎ 研究智慧城市中多源异构数据的动态感知技术及设备,包括新型传感手段、技术与设备,多源多模态数据即时融合与处理技术及设备,全方位、多功能、多属性感知技术及设备,突破感知的容错和安全技术,实现动态环境的实时感知。 ◎ 研究面向智慧城市的大规模数据动态建模、即时呈现和仿真,包括大规模动态场景理解和认知技术,海量时空信息的融合与可视分析技术,泛在互联沉浸式呈现技术等,建立面向智慧城市的动态仿真与可视化基础平台。
◎ 建设作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示范动态数据中心和基础共性平台,结合863智慧城市项目,通过海量数据的组织、熔接与活化,研究服务于智慧城市的数据支撑技术,研究动态可伸缩的应用服务支撑技术,以深圳等城市为示范基地,研究和建立面向城市管理和服务的产业应用整合平台。
◎ 研究以活化数据为中心的新一代应用服务模式,研究以活化数据为中心的新一代应用服务模式,建立统一完善的技术标准,构建以动态感知网络为数据来源,以数据活化技术为基础,以动态数据中心为平台,面向政府、企业、个人应用的智能化信息服务。
实验室现有教授1人,副教授8人,讲师3人,工程师7人,研究生15人,访问学者9人,访问学生13人,形成了以教授为科研带头人的具有战斗力的中青年研究梯队。
熊璋,教授,北航深圳研究院院长,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院长,实验室主任,中国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科技部863智慧城市(一期)主题项目首席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数据活化、无线传感网络、信息安全、大规模计算机工程化应用等。近年来在各种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出版专著百余篇(册),其中被SCI收录近二十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0余项。
李超,副教授,北航深圳研究院副院长,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活化、多媒体内容分析等。近年来在重要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等已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被EI等收录。主持和参与863等重大课题和工程项目多项,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三十余项。
实验室成立以来,已在国际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七十余篇,其中被SCI/SCIE检索论文五十余篇。申请国家和国际发明专利23项,申请软件著作权5项,参加国际会议十余次,参与撰写英文专著1部、译著1部。实验室目前正承担863智慧城市重大项目、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大飞机预研项目等纵向课题,并已经出色完成了广州白云机场周界安防系统、港深边境防偷渡系统、香港立法会电子会议系统、澳门立法会电子会议系统、广州软件园多媒体信息检索系统等多项重大工程和科研项目,与深圳当地企事业单位金证股份、贝尔信、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深圳大学、多彩集团、深圳联通等单位形成了紧密的合作。目前主要成果如下:
◎多媒体集成电子会议系统;
◎周界安防系统和系列产品;
◎电子警察系统和系列产品;
◎动态数据安全与管理技术;
◎多媒体信息检索和门户个性化兴趣挖掘与推荐服务系统。
电话:0755-86638563
Email:shenghao@buaa.edu.cn
传真号码:0755-86638550
联系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南区虚拟大学园A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