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深圳虚拟大学园 >> 科技合作 >> 研发平台 >> 平台成员 >> 浏览文章
栏目导航
当前位置:深圳虚拟大学园 >> 科技合作 >> 研发平台 >> 平台成员 >> 浏览文章
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深圳分室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数:

   
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深圳分室依托于华中科技大学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1993年由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实验室依托于华中科技大学。实验室始终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家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研究,科研工作基本形成了基础研究、国防科技研究和应用研究三足鼎立的局面,在复杂系统控制与决策基础研究方面形成了特色,获3项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有关目标识别、多谱图像信息处理的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我国杀手锏武器等系统中,也形成了特色。
深圳分室研究方向包括:复杂系统分析/优化与决策、智能控制与自动化系统、图像分析与理解、生物信息处理与认知计算、多维信息测量与感知,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及科技进步奖等在内的奖励20余项,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软件著作权30余项。
        
学术带头人
曾志刚:教授、博导、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发表SCI 收录学术论文140多篇。曾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各一次。
主要研究方向:复杂系统渐近行为理论与应用、基于忆阻的类脑智能信息处
在研项目:1.小型高灵敏度低能射线纳米尺度三维成像仪器;2.智能参数变化系统的多吸引子理论及忆阻多值存储设计;3.面向类脑计算的忆阻电路系统分析与设计
 
桑农: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包括生物视觉感知模型(目标识别、运动感知、注意等)及其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视觉认知、基于统计学习的图像分析与目标识别、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遥感影像解译、智能视频监控等。
先后承担86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等多项国家与省部级课题50余项的研究,获得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国际学术会议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中数十篇被SCI、EI收录,申请发明专利35项,已授权29项。
 
科研项目/成果
2010年成功研制出了首台全数字化小动物PET样机——Trans-PET系统;
磁纳米温度成像仪器领域研究获得日内瓦发明展银奖;
开发出具有实用价值的安防/消防/交通监控视频处理与分析系统,并已在多个相关高科技企业中得到应用;
将移动机器人技术应用于物流自动化和家庭服务中,研制成功具有应用价值的面向制造型企业的物流自动化AGV系统、面向老年人和残疾人的电动助行轮椅系统;
突破国民经济动员与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决策关键技术,建立了国民经济动员仿真演练中心,实现应急预警、指挥、管理与决策等技术及其集成的持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