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  会员  |  OA  |   ENGLISH
当前位置:深圳虚拟大学园 >> 科技合作 >> 科技资讯 >> 浏览文章
港理工深圳研究院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通过综合绩效评价
2023/12/7 16:46:12 本站原创 点击数:
【字体:A+ A A-

2023年11月30日上午, 由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牵头、吕超教授负责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面向数据中心的短距离光互连技术”项目在我院通过项目综合绩效评价。

 

 

评价会议由国家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联合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评估部组织召开,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项目综合绩效评价技术和财务专家组、项目牵头单位和课题单位代表共4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

 

会议开始前,香港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内地研究拓展)、深圳研究院院长董澄教授代表项目承担单位致辞。他首先对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主管领导、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主管领导及各位专家表示感谢。他表示研究院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实施的高度重视,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及所取得的各项成果与进展,使之成为香港与内地科研合作的又一成功实例,同时理大及理大深研院期待未来有更多机会,为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和“卡脖子”技术贡献香港力量。

 

董澄院长在会上发言致辞

 

项目负责人吕超教授介绍了本项目总体进展与目标达成情况、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取得的学术影响力与经济社会效益、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情况等。专家组对项目进行了质询,项目组进行了详细的答复。

 

吕超教授进行项目汇报

 

专家们结合项目任务书要求,对项目任务完成情况与质量进行了审查,并给予了高度评价。经认真讨论,专家组认为:项目研发了具备可插拔及板载光模块功能的交换机;研究了用于数据中心机架内或机架间的嵌入式光互连引擎,研发了4×100Gb/s光互连实时收发模块,在阿里巴巴等数据中心进行了应用验证;研发了基于偏振复用直接检测的硅光集成芯片;研究了基于多重映射的概率成型方法、具有低复杂度的整形纠错联合编码方案和基于机器学习的软判决译码算法方案,满足下一代大容量数据中心光网络的能耗受限和低时延要求,为推动我国面向数据中心的短距离光互连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持。项目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研究任务和考核指标。

 

 

项目信息

本项目实施周期为2019年7月-2023年6月,属于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类项目,下设5个课题,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10家单位参与研究。项目自启动以来,各参与单位紧密协作,在理论方法、关键技术、原型系统、行业解决方案、应用验证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通过对数据中心短距光互连的直检/相干系统架构以及DSP 算法、基于硅基板的集成光互连引擎、400Gb/s 光互连模块、低功耗低延时FEC 等关键技术展开研究,提出创新性的系统和模块方案,形成自主可控的超高速光互连模块产品。产品将直接应用于数据中心、超级计算机等新一代战略性新型信息产业领域,具有重要技术开发价值和产业应用前景。

联系方式:0755-26712185

 

 

 

会员中心   |  统计平台   |  人才招聘   |   联系电话   |   图片中心   |   下载中心   |   学位论文库   |
深圳虚拟大学园管理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Since 1999.9.10  地址:深圳市高新区南区深圳虚拟大学园大楼 
技术支持:(86)755—26551940 业务咨询:(86)755—26551610 粤ICP备05085107号